97碰免费公开免费视频,97超碰高清中文版,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久久免费无码视频小说

當前位置: 2017首頁>地方傳真>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齊魯沃野以結構調整展開一幅豐收畫卷

發布時間:2018-09-17 11:19:46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宇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齊魯沃野以結構調整展開一幅豐收畫卷

豐收:喜悅是紙奮斗著墨


新華社發 豐收,九月的味道。近日,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農民在晾曬玉米。

開欄的話

秋風吹過,瓜果飄香。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幅豐收畫卷正徐徐展開。

9月23日,將迎來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豐收節里慶豐收,本報今起開設“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專欄,展現齊魯豐收美景,抒寫農民喜悅心情,詮釋奮斗和收獲的時代意義。敬請關注。

□ 本報記者 趙洪杰

在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在遍地金黃的仲秋時節,齊魯大地處處展現豐收美景。

豐收,讓人喜悅:加上今年總產494億斤的夏糧,全省糧食總產有望連續7年穩定在900億斤以上。

豐收,給人自信:在確保口糧絕對安全基礎上,我省大力發展優質糧食品種,適當調減籽粒玉米種植面積,探索開展耕地輪作休耕試點,推動形成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

品種優化:小麥強筋品種通過審定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強調“農業大省的責任首先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結構調整前提是維護糧食安全。

9月15日,鄒平縣10萬畝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生產示范區內,顆粒飽滿的玉米棒金澄澄、黃燦燦。“這里集成推廣了深耕深松、玉米‘一防雙減’、水肥一體化等技術,示范方不僅高產,還節水、節肥。”元瑞農業科技公司焦橋種植基地經理孫可海說。

據省農業廳種植業管理處四級調研員彭科研介紹,2013年—2017年,我省共建設糧食高產創建示范方2285.6萬畝,基本做到“藏糧于地”。同時由于糧食優良品種和關鍵增產技術得到大面積推廣,近5年來示范方小麥、玉米平均畝產達到1180.7公斤,做到了“藏糧于技”。

“我們流轉土地,每年每畝有120元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對種糧大戶還有適度規模經營補貼,這調動了我們種糧的積極性。”孫可海說。據統計,全省小麥種植面積每年穩定在5700萬畝以上。

當前,在我國的糧食生產中面臨著結構性矛盾。一方面,隨著生產成本增長,種糧比較效益下降;另一方面,一些質高價優的品種卻供不應求。比如,我國優質小麥占總產量不到10%,尤其強筋品種大量依賴進口。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和土地托管服務主體,近年來山東大力發展強筋小麥等優良品種。

從事高檔面粉加工的中裕食品,引進綜合栽培性狀較好的“師欒02-1”品種后,公司采取免費統一供種、免費播種、免費收割、由中裕公司加價10%統一訂單回收的“三免一加四統一”優惠政策,迅速發展了訂單供種面積70萬畝以上,輻射帶動種植面積150萬畝以上。

我省優質糧食品種育種亦有突破。去年省農科院濟麥“三兄弟”新品種陸續通過審定,其中濟麥23是中強筋高產品種,濟麥229是強筋品種。

輪作休耕:“玉米不減產,大豆是白撿”

時下,禹城市房寺鎮綠豆王村村民孫永生種植的1100畝大豆長勢旺盛,豐收在望。“去年我種了60畝‘齊黃34’大豆,畝均收益1056元。今年,國家每畝還給150元的補貼,我就擴大到了1100畝。”

2016年山東出臺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意見,提出探索開展耕地輪作休耕試點,在我省沿黃玉米集中產區,積極引導農民改玉米種植為大豆、飼草料等作物,改玉米種植為玉米和花生間作套種。

今年,全國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禹城是山東10個試點縣市之一,試點內容正是玉米與大豆輪作。10個試點縣大豆種植一年增加了50萬畝,全省大豆總面積達250萬畝左右。

成為國家試點之前,禹城就與省農科院、禹王集團合作,陸續發展起3000畝非轉基因高蛋白大豆種植試驗基地,選出了以“齊黃34”為代表的非轉基因高蛋白大豆系列品種。

“以前大豆不受‘待見’,原因是傳統種植方式產量低、效益差、農業機械用不上。”禹城市農業局局長王清華說。“我們選出的品種高產且穩產,畝均達200公斤左右。

平播大豆比單種普通玉米每畝可增收140元,玉米大豆間作可達到‘玉米不減產,大豆是白撿’的效果,每畝增收200元以上。”

禹城按照每500畝配套一臺播種機、一臺收割機的標準,財政專門列支450萬元大豆農機購置補貼。農戶購機,除享受國家30%的農機購置補貼,當地財政再補貼20%。截至目前,禹城享受補貼新購置大豆專用播種機106臺。

種得好,還要賣得出。今年,當地98%以上的農民與大豆加工企業——禹王集團簽訂了大豆收購合同,由禹王集團按照每公斤3.8元的價格保底收購,對達到一定質量標準的,在市場價的基礎上,每公斤再加價0.1元。

結構調整:糧改飼為農民增收近10億元

推行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既能壓縮過剩玉米產能,又滿足畜牧業發展需要,有利于加快構建糧飼兼顧、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的新型種養結構。

這幾天,陽信縣玉米剛開始收獲,但翟王鎮劉梅村村支書李延軍的10畝玉米地卻快收割完了。一臺糧改飼專用收割機轟鳴后,全株玉米被粉碎,裝進了華俊牧業公司的運輸車。

“每畝訂單收入800元,比種籽粒玉米增收二三百元。養殖場免費收割、免費運輸,也不耽誤外出打工。”李延軍說,村民算準了這筆賬,沒怎么動員,麥收后全村1000畝地全部改種了飼用全株玉米。

自去年開始,華俊牧業公司500多頭肉牛改吃青貯玉米。“與傳統飼料相比,喂青貯玉米可節約40%草料,每出欄一頭肉牛,節約飼料成本1000元。青貯玉米營養更全面,一頭牛一天平均長3斤,比過去多長1斤,肉質更好。”公司總經理劉成延說。

作為國家級“糧改飼”示范縣,今年陽信糧改飼種植面積達10萬畝,畝產全株玉米3.5-5噸。

省畜牧獸醫局畜牧處處長李流航算了一筆全省的大賬:截至目前,全省糧改飼面積達到230萬畝,一年收儲全株玉米等飼草料700萬噸以上,按照一畝增收300元計算,加上務工收入,累計為農民增收近10億元。

農業多樣性、外向型是山東農業發展的優勢,新一輪種植結構調整,山東突出標準化、優質化、品牌化,大力發展附加值高、品質好的特色農產品。

7月12日,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在壽光掛牌,我省力爭通過標準中心建設把蔬菜地方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省。我省還打造農產品整體品牌形象,分三批遴選了36個區域公共品牌和300個企業產品品牌,更加叫響壽光蔬菜、金鄉大蒜、章丘大蔥等知名農產品品牌。

去年山東蔬菜及食用菌總產10618.3萬噸,水果總產1776.9萬噸,畜產品總產1487.9萬噸,都是全國第一。今年有望延續這一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