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榮:
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歡迎各位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第十屆隴南乞巧女兒節將于2018年8月11日-17日在隴南市西和縣舉辦,這也是“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分項活動。為了讓社會各界全面了解第十屆乞巧女兒節籌備情況,今天我們邀請到隴南市副市長徐世林先生,西和縣委常委、副縣長何能雄先生,為大家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的提問。
首先,請隴南市副市長徐世林先生致發布詞。
徐世林:
同志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這里舉行第十屆隴南乞巧女兒節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代表中共隴南市委、隴南市人民政府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隴南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甘陜川三省交界地帶,是甘肅唯一全境屬于長江流域地區,轄一區八縣,面積2.7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87萬人。隴南地處亞熱帶向北溫帶氣候的過渡區,北緯33度線貫穿全境,氣候濕潤,日照充裕,是我國大熊貓、金絲猴、大鯢的重要棲息地。自然風光優美,旅游資源富集,既具北國之雄奇,又有南國之靈秀,素有“隴上江南”之美譽。境內有武都萬象洞、成縣西狹頌、宕昌縣官鵝溝、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康縣陽壩、花橋村景區、西和晚霞湖、徽縣金徽酒文化、金徽礦業景區、禮縣秦文化博物館、兩當云屏三峽、兩當兵變紀念館、文縣天池等十三個國家4A級景區,特色鮮明,開發潛力巨大。隴南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帝國秦王朝的發祥地。特殊的地理位置,美麗的山川地貌,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孕育形成了豐富的文化資源,以白馬人民俗、乞巧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秦早期文化、《西狹頌》為代表的歷史文化,以哈達鋪紅軍長征、兩當兵變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交匯積淀,相映成輝,呈現出獨具魅力的地域文化特色,為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傳統民俗文化特色鮮明、異彩紛呈。西和縣、文縣、武都區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西和縣、文縣、康縣被中國民協分別命名為中國乞巧文化之鄉、中國白馬人民俗文化之鄉、中國茶馬古道文化之鄉。
近年來,隴南市深化落實“433”發展戰略,在脫貧攻堅、生態文明、產業培育、城鄉一體等方面快速推進,在硬件基礎、民生基礎、執政基礎等方面著力夯實,在電子商務、金融支撐、旅游開發等方面集中突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片區扶貧、產業扶貧、電商扶貧、旅游扶貧、金融突破等亮點頻出。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的重要指示精神,搶抓國家實施文化強國戰略、甘肅文化大省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大力推進特色文化大市建設,全面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體制改革等重點工作,特別是把乞巧文化品牌打造作為推進特色文化大市建設的重點工作,作為擴大隴南影響力和知名度、增強軟實力和正能量的重要舉措,作為打造隴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文化平臺來定位。在國家有關部委和省直廳局的關懷指導下,連續舉辦了九屆隴南乞巧女兒節,期間舉辦了三屆高層次的乞巧文化論壇,促進了乞巧文化活態傳承、生產性保護,推動了乞巧文化的融合式發展,加快了乞巧文化保護傳承進程,同時,把乞巧文化保護傳承和世界婦女事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大使及夫人參與,不斷將乞巧文化推向世界。
乞巧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領域中的一朵奇葩,是隴南文化資源中的一大瑰寶。民俗專家一致認為,乞巧文化是起源并流傳于隴南市西和、禮縣一帶的秦人遺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隴南乞巧,是集信仰崇拜、詩詞歌賦、音樂舞蹈、工藝美術、勞動技能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節日民俗文化活動,活躍在西漢水流域的近20個鄉鎮、300多個村,經常性參與的有50多萬群眾,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女兒節”。隴南乞巧是祈求技藝、智慧、美德的女兒節,是爭取家庭、社會地位和幸福美滿生活的女兒節,體現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乞巧女兒夢,承載著隴南千年民俗文化的歷史記憶,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引領著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風的培育養成,描繪著廣大女性自覺奮爭的多彩畫卷,展現著巾幗不讓須眉的責任擔當,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和現實意義。
今年,在國家有關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我們精心策劃了第十屆隴南乞巧女兒節系列活動。活動以“傳承乞巧優秀文化,凝聚脫貧精神力量”為主題,8月10日至17日,舉辦第十屆隴南乞巧女兒節開幕式及“傳承乞巧文化、助推精準脫貧”主題演出、國際婦女書畫作品展、甘肅省乞巧文化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暨“隴南乞巧女兒的精神力量”理論研討會等11項系列活動。節會期間,國家有關部委及甘肅省領導,中國書畫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領導和外賓代表,省直相關部門、幫扶西和單位領導,新聞媒體記者等將出席活動。本次節會堅持“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通過開展乞巧文化的保護、研究和宣傳、展示等活動,開展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和線上線下營銷等活動,協調開通青島、張掖至隴南的旅游專列,對于促進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促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倒逼城鄉一體化建設,加快打造美麗鄉村,努力使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以文化人、提振精神、凝聚力量,激發內生動力,鼓舞全市人民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隴南正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連接的黃金通道上。雖然隴南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是全省乃至全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但隨著交通條件的全面改善,隴南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后發優勢日益凸顯。我們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隴南一定能夠奪取決戰脫貧、決勝小康的全面勝利!
我們熱切期望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一如既往地關心、宣傳推介隴南,支持隴南的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誠摯歡迎各界朋友到隴南做客,指導工作、田野考察、采風采訪,品味隴上江南的獨特魅力,體驗乞巧之鄉的迷人風采,共同譜寫美好隴南新篇章!
謝謝大家!
何能雄: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
8月10日(農歷六月二十九),隴南西和、禮縣一帶將迎來一年一度、七天八夜的乞巧女兒節,這將是一場歡歌載舞的盛大活動,廣大女兒們將迎來屬于自己的節日。
據專家考證,乞巧民俗最早起源于秦人古老遺風,已歷經兩千多年的傳承演變,尤以西和乞巧最具傳奇性和代表性,其參與之廣泛、內容之豐富、持續時間之長、程式之嚴謹、氣氛之熱烈、想象之奇妙,在全國絕無僅有,被專家學者譽為中國古代民間乞巧的“活化石”。2006年10月,西和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乞巧文化之鄉,2008年6月,西和乞巧節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4年12月,因獨具魅力的乞巧民俗活動,西和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乞巧活動從每年農歷七月初一前夜開始至七月初七深夜結束,時間長達七天八夜,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娛巧、卜巧和送巧七個固有程式。參加者多為待字閨中的年輕姑娘,她們以虔誠的信仰、隆重的儀式,祈求“巧娘娘”賜予聰慧、靈巧,祈愿自己婚配如愿、生活幸福。這一古老民俗展示了心靈手巧的女兒智慧,傳承了孝順賢淑的女兒美德,訴說著自由美好的女兒夢,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女兒節”。
近年來,西和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走向世界的“乞巧女兒節”文化品牌,推進“乞巧女兒節”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強力推動下,已成功舉辦了九屆乞巧女兒節,將乞巧文化推出了甘肅,推向了全國、推向了世界,乞巧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當前,精準扶貧進入攻堅拔寨的階段,為集中精力打好脫貧攻堅戰,通過乞巧文化活動,凝聚精神力量,激發內生動力,助力精準扶貧,在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和省市的高度重視下,作為第三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隴南分會場,第八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分項活動的第十屆隴南乞巧女兒節活動即將于8月10日在西和拉開帷幕,此屆節會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國內聯絡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廳、甘肅省旅發委、甘肅省婦女聯合會、甘肅省外事辦、甘肅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指導,中共隴南市委員會、隴南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西和縣委員會、西和縣人民政府和中共禮縣委員會、禮縣人民政府承辦,共策劃了11項系列活動:
活動之一:第十屆隴南乞巧女兒節開幕式暨“傳承乞巧文化,助推精準脫貧”主題演出。在全市推選各行各業有代表性的女性先進典型為“隴南好女兒”,通過多種舞臺呈現形式展示他們的故事,傳遞真善美,弘揚正能量,凝聚精氣神,由有關領導、專家學者、文化名人等作為講述推介人。激發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為全縣精準脫貧等各項工作匯聚正能量,同時穿插進行以乞巧文化為特色歌舞表演,充分展示和傳承乞巧民俗的魅力。
活動之二:國際婦女書畫作品展。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市上有關部門承辦,征集國際女性著名書畫家、國內中書協、中美協會員中的女性書畫家作品,乞巧節期間在隴南市展出。
活動之三:秦腔名家會演。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主辦,省文化廳承辦,西和縣政府協辦,組織部分秦腔名家在西和舉行秦腔會演。同時,西和縣乞巧文化演藝中心面向全縣群眾展演優秀傳統秦腔劇目。
活動之四:甘肅省乞巧文化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暨“隴南乞巧的精神力量”理論研討會。甘肅省乞巧文化研究會理事及有關專家圍繞“隴南乞巧的精神力量”主題進行深度研討。推動精準扶貧進程中弘揚隴南乞巧內涵要義,凝聚脫貧精神力量,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活動之五:民間乞巧民俗文化體驗活動。8月10日(農歷六月二十九)至8月17日(農歷七月初七),在西和、禮縣民間乞巧活動流傳的鄉鎮、村(社區)設立乞巧點,廣泛組織開展民間乞巧活動,促進文化旅游充分融合,展現乞巧文化助力精準扶貧的成果。期間,將組織部分專家學者及新聞媒體記者赴民間乞巧集中展演點,開展民間乞巧現場體驗活動及采風創作和影像資料拍攝;有關旅行社組織周邊地區游客參加乞巧民俗體驗旅游活動,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活動之六:紀錄片《中國的乞巧女兒節》、《麻紙情緣》首映式。在西和縣廣電演播大廳舉行由蘭州華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制作的紀錄片《中國的乞巧女兒節》、《麻紙情緣》首映式。
活動之七:乞巧之鄉老照片展。在乞巧文化苑展出全縣范圍內征集的“西和記憶”老照片。
活動之八:西和縣青少年輪滑表演。在乞巧節期間,組織青少年輪滑愛好者進行輪滑表演,展示我縣青少年良好的滑輪技藝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在全縣青少年中形成崇尚健康向上生活方式的良好風尚。
活動之九:西和縣博物館三、四號展廳開展暨館藏文物展。8月10日舉行西和縣博物館三、四號展廳開展儀式。節會期間,博物館全天開放,安排專人做好講解、引導。
活動之十:西和縣珍貴檔案資料展。在西和縣檔案館,以乞巧文化和其他有西和特色的傳統文化檔案資料的展出為重點,全面展示西和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特點和內涵。
活動之十一:乞巧女兒節電商狂歡購物節及其他經貿活動。在西和縣電商雙創園,以西和電商文化產品的開發生產和線上線下銷售為重點,謀劃開展好豐富多彩的電商推介活動。
節會期間,全國婦聯還將在西和縣組織召開勞務對接座談會,推動勞務輸轉。我們還將開展一系列的經貿、電商、旅游等活動,以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促進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
各位朋友,一年一度的乞巧女兒節即將到來,第十屆隴南乞巧女兒節籌備工作已全面就緒,我們將以最周密的組織、最熱情的服務,為參加第十屆隴南乞巧女兒節系列活動的各位來賓,奉獻一場別具特色、高水平、高層次的文化盛會。
本屆節會突出總結和弘揚乞巧活動中蘊含的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助推精準脫貧以及民間原生態乞巧的深度挖掘和宣傳是本屆乞巧節的重點,屆時將邀請各位媒體記者和有關媒體人深度采訪報道乞巧節各項活動,組織采風創作活動,在此,誠摯邀請各位到隴南、西和來共襄盛會、做客采風,感受乞巧文化的獨特魅力,傳承乞巧優秀文化,凝聚脫貧精神力量。謝謝大家!
中國婦女報記者:
乞巧女兒節已經舉辦了九屆,請問,近年來發展乞巧文化給西和帶來了哪些影響?
何能雄:
你好。我認為舉辦乞巧女兒節帶給西和的影響和好處是多方面的,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經濟方面。依托乞巧女兒節的舉辦,大力發展以乞巧文化為特色的產業鏈,催生了一批新興產業,推動了文化旅游產業開發。節會的舉辦也提高了西和的知名度,助推了招商引資工作,為西和發展聚集了人氣、吸引了資源。二是文化方面。通過節會的舉辦,我們不僅在保護乞巧文化的過程中挖掘了相關歷史、地理和文化背景,而且還培養出了一批文化藝術人才,形成了完善的乞巧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此外,為更好地弘揚乞巧文化,我們還創辦了《中國乞巧》雜志,創建了中國乞巧網、乞巧客戶端,拓展了乞巧文化宣傳推介載體。三是旅游方面。我們積極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形成了乞巧文化、三國文化、仇池文化三大文化旅游板塊,使旅游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近年來隴南“互聯網+”不斷發展壯大,請問乞巧文化是如何與“互聯網+”相結合的?
何能雄:
近年來,我們借助微博、微信等網絡新媒體平臺,積極宣傳推介西和乞巧民俗、自然風光、旅游景區及文化產品。同時,依托“中國乞巧文化之鄉”品牌和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組建縣鄉村三級電商協會,大力支持乞巧網店建設,以乞巧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為主的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實現了“乞巧情?電商夢”的美好愿景。全縣已開辦乞巧文化產品網店100多家,以手工麻紙、刺繡、針織、柳編等乞巧文化產品網絡銷售額逐年增長,促進乞巧文化傳承與“互聯網+”的有效融合。
甘肅廣電總臺的記者:
徐市長您好,隴南乞巧女兒節連續舉辦九屆,今年再次舉辦,與往屆相比,今年我們最大的亮點是什么?另外還有一點,咱們都知道前一段時間隴南多地突降中到大雨,可能對部分的國土干線也有所影響,那么目前該主流的恢復情況,對我們這次舉辦節會有沒有一些影響?
徐世林:
好,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是咱們今年節會的一個特點,我們已經辦了九屆,這是第十屆,第十屆的特點呢,就是傳承乞巧優秀文化,聚焦精準扶貧,隴南是我們甘肅省精準扶貧的主戰場,現在我們還有31.7萬人還處在貧困線上,我們這次乞巧會,乞巧節呢就是要圍繞乞巧優秀文化的傳承、挖掘和開發,與咱們精準扶貧結合起來,從文化上來說呢,我們就是要激發我們隴南人民群眾的外身動力,在扶貧攻堅上來說靠自己,既要靠國家的關心、支持,更要激發我們隴南人民自強自立、自我脫貧的信心和決心,同時在經濟上我們主張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促進經貿合作,促進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包括我們這一次已經和青島銜接之后呢開通了青島旅游專列,在8月2日,也就是明天上午,已經有一趟青島的車,從青島7月31日出發,明天凌晨5點40分有800人從青島直達到隴南,在隴南舉行歡迎儀式,他們之后分兩團,每團400人,要到隴南活動一個禮拜,同時有76家旅行社在隴南采風、踩點,通過旅行社組織這一波游客來隴南,通過旅游來拉動隴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這次這個會的顯著特點就是緊扣我們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決戰脫貧,進入小康這個主題,同時,這個記者問的也挺好,在今年7月9日到11日隴南普降大到暴雨,全市9縣區不同程度受災,災情發生前,由于啟動預案及時,撤離群眾及時,組織預防及時,所以將災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省委省政府十分關切關注,林鐸書記、唐仁健省長都先后到隴南禮縣,到最重的文縣碧口、中寨去查看災情,目前災后恢復重建的工作在有序進行,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包括水利設施等等損毀的程度比較嚴重,有近50個億,這方面對辦節會應該說沒有大的影響,因為會場主要在西和,這次西和相對來講在九縣區中受災要稍輕一點,同時呢我們隨著這幾年的發展,隴南交通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高速、鐵路、機場都有了,以前隴南呢,確實很偏遠,從蘭州到隴南沒有高速之前要走8到9個小時,高速通了也要6個小時,現在火車通了,每天來回的火車有20多趟,最快的一趟是三小時多,慢一點的四個半小時,所以經過交通設施改善之后咱們的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為隴南的扶貧攻堅有了一個脫貧路,小康路,這次這個節會呢沒有到臨夏,咱們這個節會主要在市委、市府承辦,在西和縣主辦,禮縣協辦,其他縣區呢為了正常經濟社會發展,在抓經濟,抓發展,包括抓災后的一些恢復重建,謝謝你的提問。
劉伯榮:
再次感謝發布嘉賓!感謝媒體朋友!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